News
Apr 18 2025
乐成校友故事:以100%热爱为引,点燃可持续未来的火种
2009年,北京乐成国际学校迎来了首届毕业生。自那时起,乐成学子便怀揣在这里汲取的智慧与勇气,踏上逐梦世界的旅程。
二十年来,乐成始终坚守教育的长期主义,致力于成为现代教育、未来教育、严谨教育的领跑者。课堂上激发的自驱力与创造力,社区服务中培养的责任感,跨学科项目中迸发的创新精神,早已化作校友们迎接挑战、勇毅前行的源源动力。
“你必须为真正热爱的事孤注一掷,才配得上它带来的每一份成就。”这是BCIS 2019届毕业生Lila Zhang真实走出的人生轨迹。
如今,她就读于日本庆应大学环境情报专业,在本科阶段就已与研究生、博士生一同参与灾害重建、环境治理等调研课题。她专注于ESG(环境、社会与企业治理)领域,梦想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面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。她的选择从不拖泥带水,因为她的热爱早已点燃全部的行动力。
“我只申请庆应大学一个学校。”Lila说这句话的时候毫不犹豫。她在十年级就定下目标——进入庆应大学GIGA英文项目,学习环境情报专业。决定这条路的契机,要从九年级BCIS组织的哥斯达黎加科学考察活动说起。2017年,14岁的Lila站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中,脚下是盘根错节的藤蔓,头顶是遮天蔽日的树冠。
阿雷纳火山的硫磺气息与蒙特维多森林的鸟鸣交织,“我看到一只树懒缓慢爬向因砍伐而断裂的树枝,突然明白,环境保护不是课本上的概念,而是生命的救赎。”那一刻,她第一次意识到:人类与自然的共生,是一场必须赢得的战役。也是从那刻起,Lila陷入了如何保护自然的思考中,她开始萌生了做ESG从业者的想法——将环境保护与商业决策结合,从环境角度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十年级时,她锁定了庆应大学的GIGA项目,目标直指环境情报专业。“日本大学的严谨与细致,能让我真正深入环境科学的本质。”为此,她放弃本来准备申请的美英高校,孤注一掷地学习日语、准备材料,甚至每天放学后守在升学指导办公室,只为确认一份纸质申请是否跨越海洋安全抵达。“我就是那种不想给自己留下后悔余地的人。”她笑着说。Lila并不迷信“选择越多越好”,而是坚信目标明确、全力以赴,就是最好的策略。
这种全力以赴的执着,早在BCIS的IDEATE课程中就已萌芽。当同龄人纠结于IB课程的压力时,她选择将CAS项目转化为实践性学习:在有机食品公司实习,研究农业可持续性;在实验室培育人工晶体,失败数十次仍不放弃。老师陪她熬夜调试温度,假期代她照顾晶体。
正如BCIS所坚信的:教育不是灌输答案,而是支持每个学生将热爱淬炼成信仰。
走进庆应大学,Lila依然延续着“做就做到极致”的风格。作为环境情报专业的学生,她参与的是实打实的跨学科调查研究。她和研究生导师团队一起走访日本东北宫城县女川町,面对面采访当地渔业协会、中小企业与NGO组织,调查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中遇到的重重问题。这些项目涉及灾害预防、政策设计、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,Lila需要不断在不同学科之间穿梭汲取知识,打通思维的壁垒。“这让我想起在BCIS培育晶体的日子——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,艺术设计赋予晶体美感,而纪录片剪辑让科学故事被世界看见。”这种跨学科思维,正是BCIS的IDEATE课程留给她的烙印。
她坦言,这样的跨学科融合,和当年在BCIS IDEATE创思课程中的项目实践如出一辙。在BCIS时,她用两年时间打磨了两个综合型项目——一个是研究人工晶体的培育机制,并把成品设计成首饰,融合科学与艺术;另一个是拍摄纪录片,介绍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及生态环境。她一边查阅文献,一边反复试验,经历无数次失败,最终成功在中学阶段完成了几乎研究生水准的项目。那段日日泡在实验室的日子,成为Lila最早理解“研究的本质”的时刻——它不是完成任务,而是真正将兴趣转化为热爱,把热爱转化为能力。“BCIS教会我,真正的热爱,是让知识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。”
Lila的未来计划充满使命感——攻读研究生,推动企业ESG转型,用环境咨询守护地球可持续性。Lila说:“BCIS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,是兴趣值得被认真对待。”在这里,她得到了探索的自由、实验的资源,以及失败后的再次尝试。她的每一个项目,都是从一个兴趣点出发,最终发展成了系统性的成果。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,也正是她日后大学研究的雏形。
从哥斯达黎加的雨林到宫城县的废墟,从实验室的晶体到特斯拉的超级工厂,BCIS的校友们正在全球书写同一个答案:教育的力量,是让每次做出的坚定选择,都可能成为点燃改变世界的火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