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,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,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。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 《隐私政策》

News

Aug 17 2025

园长说|面向未来,在北京乐成学校幼儿园,我们关注孩子哪些早期能力

 

每天清晨,当那些怀揣好奇的小小身影走进北京乐成学校幼儿园(BCIS ECC),我们总会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在科技飞速发展、人工智能不断拓展认知边界的时代,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却高度不确定的未来正在到来——什么样的教育,才能为孩子的人生打下真正坚实的基础?

 

 WechatIMG1610.jpg


在ECC,我们从不追求一套可复制的“标准答案”。在一个知识随时可得的时代,教育的使命早已不止于机械记忆,而应为孩子们带来更具前瞻性、个性化的学习体验。

 

秉承杜威“教育即生活”的理念,我们相信,真正的学习不仅在于“学到了什么”,更在于“如何学习”。ECC采用国际文凭小学项目(PYP)课程框架,致力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、独立性与终身学习的能力。我们关注“完整的孩子”,着眼于他们一生都将受益的关键能力和积极态度的培养。

 

 

在幼儿园,我们尤其重视“学习方法”(Approaches to Learning, ATL)的发展。这不是一组抽象的技能术语,而是一套贯穿课程与生活、支撑孩子成为独立学习者的底层能力结构——思维、研究、表达、社交与自我管理。每一项能力,都在真实、具体的日常情境中被唤醒。

 

 

比如在“玩中学”的日常里,孩子们或许正在树下仔细观察一片刚落下的叶子,或用开放性材料搭建一座的桥梁。他们在探索中学会提问、尝试,在失败中不断调整,逐步建立面对未知的信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在自然流动的中英文双语环境中,孩子们学会倾听彼此、表达观点、协商分歧,语言能力在真实互动中悄然成长,沟通的信心也在点滴之间积累。

 

在生活的点滴中——整理玩具、调节情绪、遵守规则、主动帮助他人——孩子们学会了自我管理,发展出责任感。合作与冲突交织,他们学会理解差异、发展共情,在真实互动中,逐渐成长为有同理心的人。

 

 

这一切看似平凡的日常,其实正是孩子成长中最真实、最宝贵的学习机会。而我们在“玩中学”的背后,有意识地培养这些“非课本技能”,不仅帮助孩子掌握知识,更支持他们发展独立思考、批判性分析与灵活应变的能力——这些,正是他们未来立足世界的关键基石。

 

举个更具体的例子,在我们的小小班里,两岁的孩子们正在阅读最喜爱的绘本《三只小猪》。老师会引导他们思考:“故事里的小猪真的存在吗?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实则在悄然培养孩子分析信息、进行逻辑推理的初步能力,帮助他们建立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判断。

 

 

再来看我们的数学课程。孩子们正在探索数字“15”的多种表示方式:有的孩子说5+10,有的说20-5,还有的尝试用 (4×5)-5 来表达。我们关注的不是他们算对了没有,而是他们如何思考、如何推导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在课堂上,孩子们不仅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思路,也乐于与同伴分享和讨论。通过这种深度交流,他们接触到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和逻辑路径,拓展了计算思维,也提升了将思维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的能力。

 

 

这种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,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与重复,而是在唤醒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。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不仅是引导者,更是共同学习的伙伴,与孩子们一同反思,一同成长,持续关注他们在思维、探究、沟通等核心能力上的发展轨迹。

 

而在ECC,学年末不仅是一个回顾与总结的时刻,更是一场属于大班孩子与家庭的学习庆典。我们鼓励孩子与老师一起筹划学习展览,邀请家人前来参观与倾听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会主动挑选一年来的代表性项目,亲自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——他们是如何思考、如何解决问题,又是如何不断进步的。

 

 

每次,家长们都会惊喜地发现,孩子不仅能清晰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,还能有意识地反思并分享在过程中如何运用了思维、研究、沟通、协作、自我管理等关键能力。他们自信地站在展示台前,不仅展示“学到了什么”,更展现“我是谁”“我是如何学习的”。

 

 

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模样,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,真正能够引领孩子穿越未来的,并不是短暂的应试能力,而是他们内在的力量——好奇心、判断力,以及面对挑战时依然勇敢前行的韧性与自驱力。

 

在ECC,我们始终以尊重儿童为起点,融合国际视野与前沿教育理念,陪伴每一个孩子走过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深远的成长时刻。我们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,而是鼓励孩子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;我们关注的,不只是他们学了多少知识,更关心,他们正在成长为何种样子的人。